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旗存在時期1946年 - 2003年國家或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專用顏色 紅色與綠色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參與戰役第二次國共內戰韓戰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是一支曾經存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序列的集團軍。2003年被撤銷。
沿革[編輯]
抗日戰爭勝利後,新四軍蘇浙軍區部隊於1945年11月北撤,原第1縱隊改為華中野戰軍第6縱隊[1]。1946年5月再與蘇中軍區獨立旅合編為第6師,轄第16(原6縱隊)、第18旅(原獨立旅)。10月,山東野戰軍第7師20旅(前身為新四軍7師19旅57團,7師皖南支隊)改為華中野戰軍第6師17旅。1947年1月成立華東野戰軍,第6師改為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各旅分別改為第16、第17、第18師。該部在全殲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的孟良崮戰役中建立了突出的戰績,縱隊特務團攻占74師師部,擊斃中將師長張靈甫[註 1]。1947年9月隨陳粟大軍挺進豫皖蘇,與劉鄧、陳謝大軍共同經略中原。參加完淮海戰役後,第6縱隊於1949年1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四軍,屬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軍長王必成,政委廖海光,各師分別改為第70、第71、第72師。此後該軍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長山列島和舟山群島的戰鬥[2]。
1950年10月,第71師脫離24軍,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952年7月,第73師從軍中脫離,加入第23軍,後來部署到朝鮮。第74師於1952年8月26日在第 25 軍被撤銷後加入24軍。 1952 年 9 月,該軍及其第70、72和74師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部分部署到朝鮮。該軍最初駐紮在元山以抵禦聯合國軍的兩棲登陸。1952年12月被部署到上甘嶺地區。1953年春夏,在部隊開展的冷槍冷炮殺敵競賽中,第72師214團8連戰士張桃芳用436發子彈斃傷敵214名,榮立特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7月該軍參加了金城戰役。第24軍於1955年10月歸國,屬北京軍區,駐防河北承德,部署在京郊和唐山一線,拱衛北京[3]。
1960年1月改編為陸軍第二十四軍[4],下轄:1968年第70師改為北京衛戍區警衛第3師,陸軍第197師與陸軍第74師對調建制。1969年12月全軍重排番號,第74師改稱第70師,並重建第71師(後撤銷)。1985年改編為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2003年被撤銷。
編制[編輯]
1985年陸軍第二十四軍改編為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轄摩托化步兵第七十師、步兵第七十二師,並編入炮兵旅(由炮兵第五師縮編)、高炮旅(由原陸軍第二十四軍高炮團與高炮第六〇八團合編),陸軍第七十一師撤銷,下屬守備第五、七師均縮編為旅(1992年撤銷)。1996年編入坦克第一師,1998年步兵第七十二師轉入預備役。
2003年撤編前,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下轄如下部隊,共三萬餘人:
軍直部隊:
通信團
工兵團
司機衛生員訓練大隊
教導隊
摩托化步兵第七十師
裝甲第一師
炮兵旅
高炮旅
榮譽[編輯]
曾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單位有:
紅軍團:步兵第70師第208團[5];
兗州登城第一連:步兵第70師第208團第1連;
兗州戰鬥英雄連:步兵第70師第208團第2連;
兗州戰鬥模範連:步兵第70師第208團第5連;
渡江模範營:步兵第70師第210團第3營;
腳註[編輯]
^ 張靈甫一說為自殺
參考文獻[編輯]
^ 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軍史編纂委員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军史》 12. 1986: 302.
^ 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軍史編纂委員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军史》 12. 1986: 381.
^ 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軍史編纂委員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军史》 12. 1986: 428.
^ 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軍史編纂委員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军史》 12. 1986: 437.
^ 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軍史編纂委員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四集团军军史》 12. 1986: 22.
參見[編輯]
中國共產黨主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
軍事主題
河北主題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
閱論編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括注為軍部駐地)東部戰區
第71集團軍(徐州)
第72集團軍(湖州)
第73集團軍(廈門)
南部戰區
第74集團軍(惠州)
第75集團軍(昆明)
西部戰區
第76集團軍(西寧)
第77集團軍(成都)
北部戰區
第78集團軍(哈爾濱)
第79集團軍(遼陽)
第80集團軍(濰坊)
中部戰區
第81集團軍(張家口)
第82集團軍(保定)
第83集團軍(新鄉)
已撤銷的集團軍
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
第14集團軍(昆明)
第20集團軍(開封)
第23集團軍(哈爾濱)
第24集團軍(承德)
第27集團軍(太原)
第28集團軍(大同)
第40集團軍(錦州)
第47集團軍(臨潼)
第63集團軍(太原)
第64集團軍(大連)
第67集團軍(淄博)
閱論編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
第1
第2
第3
第4
第5
第6
第7
第8
第9
第10
第11
第12
第13
第14
第15
第16
第17
第18
第19
第20
第21
第22
第23
第24
第25
第26
第27
第28
第29
第30
第31
第32
第33
第34
第35
第36
第37
第38
第39
第40
第41
第42
第43
第44
第45
第46
第47
第48
第49
第50
第51
第52
第53
第54
第55
第58
第60
第61
第62
第63
第64
第65
第66
第67
第68
第69
第70
第71
第72
第73
第74
第75
第76
第77
第78
第79
第80
第81
第82
第83
閱論編六四事件背景思想前導
四五運動
撥亂反正
北京之春
新啟蒙
80年代文化熱
《河殤》事件
中國學生運動史
1979年人大學運
1980年大學生競選風潮
1981年內蒙古學生運動
八六學潮
柴慶豐事件
對中國共產黨的批評
經濟變革
改革開放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官倒
腐敗案
價格闖關
1980年代末中國通貨膨脹
政治環境
粉碎四人幫
華國鋒下台
《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
第五個現代化
清除精神污染
資產階級自由化
政治體制改革
第三波民主化
東歐劇變
胡耀邦下台
經過發展
胡耀邦之死(紀念活動)
《四二六社論》
四二七遊行
天安門絕食
戈巴契夫訪華
六四戒嚴
天安門毛澤東像污損案
民主女神
《民主歌聲獻中華》
全球華人大遊行
六四清場
部隊抵制
鄧小平講話
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
黃雀行動
六四綠卡
第12711號行政命令
1992年中國學生保護法案
北京外各地情況
天津
河北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山西
山東
河南
上海
江蘇
南京市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湖北
武漢市
湖南
長沙市
廣東
廣州市
廣西
海南
四川
成都市
雲南
貴州
陝西
西安市
甘肅
西藏
青海
寧夏
內蒙古
新疆
台港澳地區
香港
澳門
台灣
相關條目
人物
持不同政見者
女性角色
共和國衛士
學生與政府對話
學生組織資金
海報與傳單(英語:Student posters and leaflets during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學生宣傳(英語:Student propaganda during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新聞報導(英語:People's Daily during the 1989 Student Movement)
外國媒體
反應
諾貝爾和平獎
平反六四議案
政治清洗
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
言論審查
中國共產黨八大元老
鄧小平
陳雲
彭真
楊尚昆
薄一波
李先念
鄧穎超
王震
萬里
宋任窮
習仲勛
政治局常務委員
趙紫陽
李鵬
喬石
胡啟立
姚依林
地方領導
李錫銘
陳希同
江澤民
朱鎔基
胡錦濤
其他人士
鮑彤
羅干
閻明復
袁木
溫家寶
吳學謙
運動成員學生成員
王丹
柴玲
方政
封從德
劉剛
李錄
劉賢斌
沈彤
唐柏橋
王有才
吾爾開希·多萊特
熊焱
張伯笠
趙常青
周勇軍
陳衛
周鋒鎖
李進進
吳建民
熊煒
其他人士
「坦克人-王維林」
北島
崔健
戴晴
方勵之
韓東方
侯德健
劉曉波
欽本立
王炳章
嚴家其
喻東嶽
王軍濤
陳子明
苗德順
任畹町
楊天水
張賢亮
周舵
陳明遠
吳仁華
萬潤南
駱一禾
老木
運動組織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
北京工人自治聯合會
保衛天安門廣場總指揮部
天安門民主大學
武裝部隊軍事將領
劉華清
遲浩田
楊白冰
趙南起
秦基偉
洪學智
梁光烈
徐勤先
戒嚴部隊
陸軍第12集團軍
空降兵第15軍
陸軍第20集團軍
陸軍第24集團軍
陸軍第26集團軍
陸軍第27集團軍
陸軍第28集團軍
陸軍第38集團軍
陸軍第39集團軍
陸軍第40集團軍
陸軍第54集團軍
陸軍第63集團軍
陸軍第64集團軍
陸軍第65集團軍
陸軍第67集團軍
相關作品書刊
《幾乎是革命(英語:Almost a Revolution)》
《六四日記:廣場上的共和國》
《六四詩集》
《李鵬六四日記》
《李鵬下台嵌字詩》
《六四內部日記》
《人民不會忘記》
《逃離中國》
《嚮往自由的心》
《改革歷程》
《鎮壓人民(英語:Quelling the People)》
《天安門流亡(英語:Tiananmen Exiles)》
《天安門文件》
《八九民運史》
《末日倖存者的獨白》
歌曲
《歷史的傷口》
《沒有煙抽的日子》
《血染的風采》
《自由花》
《一無所有》
《中國》
《1989》
《人間道》
《民主會戰勝歸來》
《家明》
《回憶有罪》
影劇
《血與火的考驗》
《飄揚,共和國的旗幟》
《移山》
《天安門》(紀錄片)
《天安門上太陽升》
《長城外》
《精裝追女仔之3狼之一族》
《倩女幽魂II:人間道》
《省港旗兵4:地下通道》
《新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
《中國行》
《頤和園》
《那年我的孩子十七歲》
《徠卡:獵手》
《中美國》
《天安門》(音樂劇)
他類
《處決》
香港民主女神
國殤之柱
天安門大屠殺浮雕
64大屠殺紀念碑
自由鬥士
組織與網站
中國支持網絡(英語:China Support Network)
中國民主黨
民主中國陣線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
中國人權
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
天安門母親運動
丁子霖
徐珏(法語:Xu Jue)
六四紀念館
六四紀念館 (紐約)
六四文化傳播協會
六四天網
紀念活動
週年紀念活動
1週年
5週年
10週年(英語:10th anniversary of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18週年
20週年
21週年(英語:21st anniversary of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22週年
24週年(英語:24th anniversary of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25週年
30週年
31週年(英語:31st anniversary of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32週年
33週年
34週年
35週年
維園六四燭光晚會
議事亭前地六四燭光晚會
五區六四集會
玫瑰堂前地六四集會
六四襟章
六四酒案
專題
教科書
語錄
文庫
共享資源
新聞